
今年3月底,英國政府為應對疫情實施了嚴格的封鎖措施,其中,英國政府對房產行業提出的建議是“不要進行非必要的房產交易”。所以,自封鎖措施實施以來,英國的房地產市場基本陷入了停滯狀態。雖然,有很多海外投資者紛紛選擇了線上虛擬看房,并趁著疫情期間英鎊匯率的下跌抄底,但對于本地的剛需買家來說,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推遲交易,而這也導致英國房屋交易量出現了直線下跌。
根據Zoopla的數據,盡管春季通常是住房和抵押貸款市場的旺季,但自3月底以來,該網站大約有37.3萬筆交易被迫暫停,新完成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水平相比下降了約90%。
政府官方則預計,大約有45萬買家或租房者擱置了房屋交易計劃。而現在,隨著疫情放緩,以及英國政府解封計劃的出爐,房地產行業再次迎來了復蘇。在英國政府公布解封計劃之際,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從業者都非常期待能夠盡快回到工作崗位。
按照新的計劃,建筑行業將于本周三全面開放,測量員、水表員和水管工都將重返崗位,政府還允許人們在沒有第三方證人的情況下簽署契約,而這些都被視為房地產行業將要“復蘇”的信號。
而近日,英國公共衛生部門發布的一份議會報告,更是給整個房地產行業帶來了好消息。這份報告明確表示,自5月13日起,英格蘭與住宅物業相關的實地看房,搬家等活動將被列入人們合理出行的范圍內。很多媒體認為,這也意味著,政府已經給房地產行業開了綠燈,允許人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展開相關的活動。與此同時,政府還概述了促進房屋建筑行業發展的其他措施,具體包括:
可以說,這些措施對于地產行業的重啟無疑是一件好事。
此外,雖然英國政府尚未對房產中介機構提供進一步的建議,但各大地產協會表示,已經與政府展開了密切合作,爭取盡快出臺指導細則。
不過,盡管政府已經給房地產市場開了綠燈,但很多機構也認為,疫情的沖擊將在未來逐漸釋放和顯現,所以,房地產市場的回歸也不會一蹴而就,還需要經歷一個“恢復期”。房地產市場恢復數據顯示,2020年伊始,由于英國成功脫歐,市場信心大增,今年一季度共達成了30萬筆房產交易,倫敦新建房屋銷售創下兩年來的最高水平,抵押貸款申請數也創下近6年來的最高水平。
但進入3月份,當疫情在英國爆發后,房產市場出現了迅速下跌。截至3月20日的一個月內,新買家咨詢量同比下跌了近80%,新建房屋量同比下跌近80%,銷售量預期同比下跌近90%,均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月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有機構預計,今年英國的GDP將下降5.4%,失業率將達到5.6%,受此影響,房產交易量將整體下滑40%。
盡管,這一降幅可能要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降幅小,由于英國現在的房屋交易量基數相對較低,未來的實際成交量最終很可能低于2009年的最低點。
此外,還預計,市場交易量將在2021年出現回升,并在2022年左右才能完全恢復活力,而具體的復蘇情況取決于消費者信心和更廣泛的經濟前景。
在這個大的時間框架下,再結合各家機構的預測和未來經濟的情況,近兩年英國房產市場各階段發展情況具體如下:
總的來說,這次疫情對房產交易量確實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但和脫歐等政治不確定性一樣,疫情只會推遲人們進行房產交易,并不會讓人們終止房產交易。
再加上這次疫情,讓人們對之前備受推崇的合租房等方式產生了一定的疑問,很多人,尤其是為子女教育投資的海外人士日后可能會將購房計劃盡快提上日程。
可見,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弱,壓抑的買家需求遲早會進一步釋放。而且,這個觀點也是有數據支撐的。
從zoopla公布的最新瀏覽數據來看,自4月中旬以來,該網站的房產銷售信息的瀏覽量已經出現了緩慢地攀升。雖然,瀏覽不代表正式的交易,但也從側面說明人們的信心是有的。
至于房價,短期內可能會受到疫情危機的影響,但長期來看必然是上漲的。
從供需角度來看,英國的房產一直供不應求,英國每年住房缺口30萬套,倫敦住房缺口5.2萬套,這也為房價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而且,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波及到了全行業,受影響的不只是房產銷售終端,房產最初環節的設計、審批、建筑統統被延誤,這也會進一步加劇供需的不平衡,這也是為何機構不愿意就房價做出具體預測。因為短期預測沒有意義,長期來看,房子仍舊是抵御通脹最好的產品。
而俗話說,危機之下,有危就有機,對投資性房產買家,現在仍處英鎊匯率窗口期,外加需求下跌短期內抑制了房價的高速上漲,所以,也不失為一個抄底的好時機。
文章來自網絡
想了解更多移民留學海外房產政策和資訊,請關注南京澳星出國!詳情請撥打免費咨詢熱線:025-86827163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8-18 08:18
地址:鼓樓街88號綠地商務中心1010室-南京澳星
時間:2025-09-0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9-09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