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新快網近日刊文稱,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悉尼最富有區域的居民工作時間最長,CBD(中央商務區)以北和以東地區的加班人口比例則最高。人口統計學家認為,其中最關鍵的是就業崗位問題,離崗位越遠就越不利。
據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ABS)數據顯示,北悉尼(North Sydney)、沃拉拉(Woollahra)、威弗利(Waverley)和莫士文(Mosman)等地區,有超過1/5的居民每周工作49小時,或每周加班時間至少達到9小時。
報道稱,內城區和西北部城區居民的工作時間有很大差別。
北悉尼有超過60%的居民,每周工作時間達到40小時或以上,而費菲市(Fairfield)同等工作時間的人數比例只有37%,坎特伯雷-賓士鎮(Canterbury-Bankstown)的比例也低于40%。
在各城區(居民就業人數超過100人)中,多數居民工作時間超過40個小時的地區,均靠近CBD。
例如,在與海港大橋(Harbour Bridge)接壤的米勒角(Millers Point),有67%的就業者每周工作40個小時或以上,帕茲角(Potts Point)則為65.2%。
在海港地區北邊的庫臘巴角(Kurraba Point),64.3%的就業者周工作時間為40小時,米爾遜角(Milsons Point)則為62.4%。
60%以上就業者周工時超過40小時的城區還包括,巖石區(The Rocks)、伊麗莎白灣(Elizabeth Bay)、帕丁頓(Paddington)、埃吉克利夫(Edgecliff)、塔瑪拉瑪(Tamarama)、達令赫斯特(Darlinghurst)、中立灣(Neutral Bay)、鴉巢(Crows Nest)。
少數居民周工時超過40小時的城區遍布較為松散。其中,比例最低的是位于CBD正南方的干草市場(Haymarket),為25.6%。那里擁有較大比例的留學生人口,按照法律規定,他們每周的工作時間僅限在20個小時之內。克萊默區(Claymore)的比例為27.8%、艾爾德(Airds)28.8%。
人口統計學家卡普阿諾(Glenn Capuano)認為,其中最關鍵的是就業崗位問題,離崗位越遠就越不利。他認為需要通過社會鼓勵,使郊區和偏遠地區中心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如果您對澳洲移民信息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澳星移民官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最新的相關信息。